您现在的位置是:每日趣闻 >>正文

狄更斯们也曾是“城市漫步者”

每日趣闻5人已围观

简介一据说最早谈论时间的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的时候,我好像是知道的,可是当有人问我时间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却感到茫然了。不仅时间如此,空间也同样如此,又有谁可以几句话说清楚空 ...

狄更斯们也曾是“城市漫步者”

据说最早谈论时间的狄更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的斯们时候,我好像是城市知道的,可是漫步当有人问我时间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却感到茫然了。狄更不仅时间如此,斯们空间也同样如此,城市又有谁可以几句话说清楚空间到底是漫步什么呢?对于上海这座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城市来说,当更是狄更如此。因此,斯们也许可以套用奥古斯丁的城市话——上海是什么,没人问我的漫步时候,我好像是狄更知道的,可是斯们当有人问我所生活的上海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却感到茫然了。城市

上海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味。对游客来说,是高高耸立的东方明珠,是陆家嘴后现代风格的玻璃幕墙大厦,是外滩古老而典雅的建筑,还是熙熙攘攘的南京路、淮海路等商业街,是忽然“翻红”的武康大楼等网红打卡地。可是对上海的本地人来说,上海也许只是家附近的一条不知名的小马路、一家商品价格便宜的超市、一个树木葱茏的小公园……

而对于更多人来说,上海则可能是从纸上、屏上或在文字和画面中定格的“影像”。比如对于我这个学现代文学的人来说,上海有时定格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黄的影像里,那是茅盾《子夜》里五月黄昏的霓虹灯闪烁下迷人的外滩,是穆时英《黑旋风》里涌动着年轻面孔的热闹非凡的大学城五角场,是张爱玲笔下入梦时电车驶过的叮当声,也是徐訏笔下让人深夜不眠的人鬼恋。

因此,或许可以说,有两个上海,一个是现实中人们用“眼”看到的上海,另一个是人们用“心”看到和重构的上海的影像。前者是我们的肉身所寄托的生活的上海,后者是我们的灵魂所创造的艺术的上海。

有时候,我们更需要艺术的上海,我们想要得到灵魂的休憩,通过直观城市艺术的影像来缓释生存的压力,从反观自身中洞察生活之实质。我们只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象的上海,才能超越自然而获得自由,从而在生成“上海”的同时也生成“自己”。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谈到,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来摆脱城市空间的“战略”规约,这种实践包括每日的言说、阅读、行走、烹饪、购物以及室内的布置和自身的打扮等。这些灵活多变的“战术”,可以改变和更新那些因“习以为常”而被遗忘的日常生活,从而创造出属于个人的自由空间。比如这些年流行的“城市漫步”(City walk)可以说是一种对都市的“游观”,我们改变了自己作为日常城市文本的“读者”的被动状态,像“作者”一样,重新编织和创造出城市的“新”的文本。同一段路程,因为不同的行走方式,如走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因为速度的不同、视野的不同,身体的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的不同、个人独行与众人偕行的不同,“看到”的必将是不同的风景,创造的必将是不同的空间感和存在感。而同时,我们有时忽然“心血来潮”抛弃常规的路线和地图软件的导航,让自己“信马由缰”地走进城市“意外”的街道时,可以发现平时所看不到的“意外”的街景,还可以发现“意外”的自己。

当然,也可以在人群中停下脚步,或者在街边驻足静观片刻。这个时候,也许可以把自己变成福尔摩斯,推测人们的人生秘密。曾有哲人说,站在伦敦的街头一天,比读上一年希腊哲学还更能给人以深沉的启示。

“不走寻常路”也好,“停车坐爱枫林晚”也好,目的都是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循规蹈矩的劳作中抽身而出,用非劳作的艺术的眼睛看世界,通过“游观”或“静观”,一“见”钟情,把城市“看”成有情的美的风景,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而对于城市的艺术影像,更多的是依赖于艺术家们的创造。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借助艺术家的“慧眼”分享他们所“游观”或“静观”到的生活的本质,在心意的愉悦中深味美的境界。这也是为何我们在观赏一幅生动的画、读一首动人的诗、聆听一曲感人的音乐时心驰神往的原因。

也许我们对老上海的感受,与《夜上海》这首20世纪40年代的带有爵士风的流行歌曲所渲染的“不夜城”情调有关;同样,我们对于上海“摩登”的印象,也与过去上海海派艺术所蕴含的现代性有关,都市小说、电影、月份牌广告、咖啡馆,还有现代的工业工厂与商业公司的文化、都市的生活方式等,都像一个个滤镜一样,让我们把上海的一切都“都市化”了。

然而,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呢?实际上,不管是对生活的“游观”和“静观”,还是对艺术的上海的影像的创造与分享,其关键都在于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拉开一段有形无形的“距离”。城市行走的“游观”是拉开我们与平时工作行走的距离,街头驻足的“静观”是拉开我们与日常生活状态的距离,艺术家创造和普通人所分享的艺术的影像是拉开我们与现实的距离。这距离,有时间的距离,有空间的距离,更有心灵的距离,正是有了这段似乎可有可无的距离,我们可以把现实的利害暂时搁置,从自己所处身的世界抽身而出,离“苦”得“乐”,避“实”就“虚”,从而产生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

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在1957年写过一部奇妙的小说《变》,这部小说用罕见的第二人称“你”叙事,使我们与早已熟悉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拉开了距离,产生一种新奇感。

小说的主人公莱昂是巴黎一家打字机公司的经理,他经常去罗马出差。有一次,他在火车上结识了在法国驻罗马大使馆工作的美丽的单身少妇塞西尔,他后来再去罗马的时候,就请塞西尔做自己的导游,两人也因此产生情愫。每次相聚,他们都不仅在罗马这座迷人的城市的街头咖啡馆看交融着古典与现代的风景,还到各大博物馆和教堂去欣赏雕塑和画作。莱昂觉得身心俱悦,似乎从巴黎的繁冗平淡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得到解脱。他决定与妻子离婚,乘火车去罗马向塞西尔表明自己的选择。可是当火车抵达罗马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在回忆中顿悟,塞西尔之所以爱他,其实也是把他当成了她喜欢的巴黎的化身。

这是一个“双梦记”,莱昂的美梦是希望和塞西尔永远待在罗马,塞西尔的梦却是希望和莱昂永远待在巴黎,正如她在罗马的房间里挂着巴黎的风景画,画中有着凯旋门、方尖碑、圣母院的塔楼以及埃菲尔铁塔上的阶梯。

所以,莱昂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决定,他不再去见塞西尔,也不再想与妻子离婚。因为无论是他未来和塞西尔生活在自己梦想的罗马,还是塞西尔未来和自己生活在她梦想的巴黎,两者都会因为失去“距离”而丧失迷人的魅力。那么,罗马也就不再是罗马,而巴黎也将不再是巴黎。

米歇尔·布托写《变》的那个时代还是个火车的时代,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变”得比以前更快了,不仅火车变成了高铁,还因为网络的存在而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整个世界被一“网”打尽,许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真实”生活被抽象为网络的拟像,而我们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远离生活。

也许,今天的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走出内心的地下室,也需要努力从各种网络的格式塔里走出来,重新走上街头,勇敢得像本雅明所说的“游手好闲”和“无所事事”的人一样,不是以那些谋生的忙碌的脚步匆匆走过,而是以艺术的眼光去重新“看”这座城市,去听街头的不期而遇的音乐,去闻从黄浦江吹来的江风中的别样的味道。

有人说,19世纪那些伟大的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左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伟大的城市漫步者。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都是伟大的City walker。正因此,他们笔下的人物的足迹也遍布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的街头,这些城市也在他们的行走中变得更加伟大。如今不少作家笔下的人物不是在内心的迷宫里踟蹰不前,就是在虚拟与现实的穿越中臆想历史,让人感到人物变得苍白而失去血色的同时,城市变得有如儿童乐园,所以有时难免让人觉得厌倦。或许,和普通人一样,作家、艺术家们也到了要重新走上街头的时候。

据说最早谈论时间的哲学家奥古斯丁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的时候,我好像是知道的,可是当有人问我时间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却感到茫然了。不仅时间如此,空间也同样如此,又有谁可以几句话说清楚空间到底是什么呢?对于上海这座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城市来说,当更是如此。因此,也许可以套用奥古斯丁的话——上海是什么,没人问我的时候,我好像是知道的,可是当有人问我所生活的上海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却感到茫然了。

上海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味。对游客来说,是高高耸立的东方明珠,是陆家嘴后现代风格的玻璃幕墙大厦,是外滩古老而典雅的建筑,还是熙熙攘攘的南京路、淮海路等商业街,是忽然“翻红”的武康大楼等网红打卡地。可是对上海的本地人来说,上海也许只是家附近的一条不知名的小马路、一家商品价格便宜的超市、一个树木葱茏的小公园……

而对于更多人来说,上海则可能是从纸上、屏上或在文字和画面中定格的“影像”。比如对于我这个学现代文学的人来说,上海有时定格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黄的影像里,那是茅盾《子夜》里五月黄昏的霓虹灯闪烁下迷人的外滩,是穆时英《黑旋风》里涌动着年轻面孔的热闹非凡的大学城五角场,是张爱玲笔下入梦时电车驶过的叮当声,也是徐訏笔下让人深夜不眠的人鬼恋。

因此,或许可以说,有两个上海,一个是现实中人们用“眼”看到的上海,另一个是人们用“心”看到和重构的上海的影像。前者是我们的肉身所寄托的生活的上海,后者是我们的灵魂所创造的艺术的上海。

有时候,我们更需要艺术的上海,我们想要得到灵魂的休憩,通过直观城市艺术的影像来缓释生存的压力,从反观自身中洞察生活之实质。我们只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象的上海,才能超越自然而获得自由,从而在生成“上海”的同时也生成“自己”。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谈到,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来摆脱城市空间的“战略”规约,这种实践包括每日的言说、阅读、行走、烹饪、购物以及室内的布置和自身的打扮等。这些灵活多变的“战术”,可以改变和更新那些因“习以为常”而被遗忘的日常生活,从而创造出属于个人的自由空间。比如这些年流行的“城市漫步”(City walk)可以说是一种对都市的“游观”,我们改变了自己作为日常城市文本的“读者”的被动状态,像“作者”一样,重新编织和创造出城市的“新”的文本。同一段路程,因为不同的行走方式,如走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因为速度的不同、视野的不同,身体的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的不同、个人独行与众人偕行的不同,“看到”的必将是不同的风景,创造的必将是不同的空间感和存在感。而同时,我们有时忽然“心血来潮”抛弃常规的路线和地图软件的导航,让自己“信马由缰”地走进城市“意外”的街道时,可以发现平时所看不到的“意外”的街景,还可以发现“意外”的自己。

当然,也可以在人群中停下脚步,或者在街边驻足静观片刻。这个时候,也许可以把自己变成福尔摩斯,推测人们的人生秘密。曾有哲人说,站在伦敦的街头一天,比读上一年希腊哲学还更能给人以深沉的启示。

“不走寻常路”也好,“停车坐爱枫林晚”也好,目的都是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循规蹈矩的劳作中抽身而出,用非劳作的艺术的眼睛看世界,通过“游观”或“静观”,一“见”钟情,把城市“看”成有情的美的风景,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而对于城市的艺术影像,更多的是依赖于艺术家们的创造。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借助艺术家的“慧眼”分享他们所“游观”或“静观”到的生活的本质,在心意的愉悦中深味美的境界。这也是为何我们在观赏一幅生动的画、读一首动人的诗、聆听一曲感人的音乐时心驰神往的原因。

也许我们对老上海的感受,与《夜上海》这首20世纪40年代的带有爵士风的流行歌曲所渲染的“不夜城”情调有关;同样,我们对于上海“摩登”的印象,也与过去上海海派艺术所蕴含的现代性有关,都市小说、电影、月份牌广告、咖啡馆,还有现代的工业工厂与商业公司的文化、都市的生活方式等,都像一个个滤镜一样,让我们把上海的一切都“都市化”了。

然而,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呢?实际上,不管是对生活的“游观”和“静观”,还是对艺术的上海的影像的创造与分享,其关键都在于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拉开一段有形无形的“距离”。城市行走的“游观”是拉开我们与平时工作行走的距离,街头驻足的“静观”是拉开我们与日常生活状态的距离,艺术家创造和普通人所分享的艺术的影像是拉开我们与现实的距离。这距离,有时间的距离,有空间的距离,更有心灵的距离,正是有了这段似乎可有可无的距离,我们可以把现实的利害暂时搁置,从自己所处身的世界抽身而出,离“苦”得“乐”,避“实”就“虚”,从而产生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

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在1957年写过一部奇妙的小说《变》,这部小说用罕见的第二人称“你”叙事,使我们与早已熟悉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拉开了距离,产生一种新奇感。

小说的主人公莱昂是巴黎一家打字机公司的经理,他经常去罗马出差。有一次,他在火车上结识了在法国驻罗马大使馆工作的美丽的单身少妇塞西尔,他后来再去罗马的时候,就请塞西尔做自己的导游,两人也因此产生情愫。每次相聚,他们都不仅在罗马这座迷人的城市的街头咖啡馆看交融着古典与现代的风景,还到各大博物馆和教堂去欣赏雕塑和画作。莱昂觉得身心俱悦,似乎从巴黎的繁冗平淡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得到解脱。他决定与妻子离婚,乘火车去罗马向塞西尔表明自己的选择。可是当火车抵达罗马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在回忆中顿悟,塞西尔之所以爱他,其实也是把他当成了她喜欢的巴黎的化身。

这是一个“双梦记”,莱昂的美梦是希望和塞西尔永远待在罗马,塞西尔的梦却是希望和莱昂永远待在巴黎,正如她在罗马的房间里挂着巴黎的风景画,画中有着凯旋门、方尖碑、圣母院的塔楼以及埃菲尔铁塔上的阶梯。

所以,莱昂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决定,他不再去见塞西尔,也不再想与妻子离婚。因为无论是他未来和塞西尔生活在自己梦想的罗马,还是塞西尔未来和自己生活在她梦想的巴黎,两者都会因为失去“距离”而丧失迷人的魅力。那么,罗马也就不再是罗马,而巴黎也将不再是巴黎。

米歇尔·布托写《变》的那个时代还是个火车的时代,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变”得比以前更快了,不仅火车变成了高铁,还因为网络的存在而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整个世界被一“网”打尽,许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真实”生活被抽象为网络的拟像,而我们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远离生活。

也许,今天的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走出内心的地下室,也需要努力从各种网络的格式塔里走出来,重新走上街头,勇敢得像本雅明所说的“游手好闲”和“无所事事”的人一样,不是以那些谋生的忙碌的脚步匆匆走过,而是以艺术的眼光去重新“看”这座城市,去听街头的不期而遇的音乐,去闻从黄浦江吹来的江风中的别样的味道。

有人说,19世纪那些伟大的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左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伟大的城市漫步者。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都是伟大的City walker。正因此,他们笔下的人物的足迹也遍布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的街头,这些城市也在他们的行走中变得更加伟大。如今不少作家笔下的人物不是在内心的迷宫里踟蹰不前,就是在虚拟与现实的穿越中臆想历史,让人感到人物变得苍白而失去血色的同时,城市变得有如儿童乐园,所以有时难免让人觉得厌倦。或许,和普通人一样,作家、艺术家们也到了要重新走上街头的时候。

Tags:

相关文章